文:方川明 (影評人)
1. 《天堂無門》 Son of Saul
(在港上映日期:3月3日)

《天堂無門》係一部恐怖片,而且很大機會被影評界捧上神壇。這部戲可說達到形式同內容嘅一致:全片鏡頭一直尾隨主角Saul,我哋就用Saul嘅視野看世界,跟住佢穿梭匃牙利二戰集中營,仿如置身其景。Saul到底有無兒子不是重點,重點係:槍口之下,被逼當做納粹清屍隊的匈牙利猶太人Saul,感到自己係民族共犯,而呢種不可被寬恕嘅感覺,比死更難受。
2. 《卡露的情人》 Carol
(在港上映日期:2月11日)
導演Todd Haynes——New Queer電影旗手之一。當另一位New Queer導演Gus Van Sant近年無乜佳作之際,Todd毫不令人失望交出傑作Carol。電影有一種好獨特嘅舊式菲林質感,就好似表達緊兩位主角之間嘅矇朧情感,一種帶點脫色嘅感覺,既華麗但又有一絲不確定性;而呢種獨特嘅質感,亦塑造到50年代初期嘅美國氛圍。兩位女主角亦演得好細膩,兩人喺百貨公司初相遇令人印象深刻,到底Carol係咪刻意勾引Therese(遺留落嚟嘅手套係魚餌),我諗我要重睇,但可能瞹昧就是美。

之後排名不分先後:
3. 《路邊野餐》Kaili Blues
(按:參與香港國際電影節及特別放映場)

《路邊野餐》是內地新晉導演畢贛的處女作。看完《路》後令我感到驚訝,我原以為內地獨立電影頂多就是《十七歲的單車》或賈樟柯的早期作品,沒想到內地可以出產一部像《路》這樣充滿詩意的電影,就如塔可夫斯基的影像詩,電影有大量意識流長鏡頭、夢囈般的奇幻影像,顛倒地表達內地的鄉村生活。儘管電影有很多缺點,例如主角換衫時咪線乍現等,但不得不佩服製作團隊的勇氣。
4. 《胡莉糊濤》 Julieta
(在港上映日期:9月15日)

艾慕杜華繼《浮花》之後再講女人經。應該無男人比艾生更明白女人,電影裡嘅母女關係,既互相仇恨,又互相憐息,令人窒息嘅虐戀電影。
5. 《禁室殺戮》 Don’t Breathe
(在港上映日期:10月6日)

《Evil Dead》 Remake版導演Fede Alvarvez嘅新作。《Don’t Breathe》恰恰同血肉橫飛嘅Evil Dead相反,唔再玩暴力、怪力亂神,基本上一洗荷里活傳統恐怖片裡常見嘅很黃很暴力元素,只靠視覺效果表達屋內困獸鬥嘅張力。導演刻意咁做,係因為有人投訴佢喺《Evil Dead》只識玩血漿。而透過Don’t Breathe,証明左Fede真係有一定嘅視覺敘事功力,係值得留意嘅新晉影人。值得一提嘅係,Don’t Breathe嘅製作好細心,呢點係好多荷里活製作、同埋港產片都無。比如說電影中盲人果樽「珍貴豆漿」closeup有條(恥)毛,小小細節就令盲人呢個角色變得好具體(睇過明我嗡乜)。
6. 《真·哥斯拉》 Shin Godzilla
(在港上映日期:8月25日)
庵野忠實咁還原哥斯拉。哥斯拉電影系列曾經變成怪獸對打電影,但大家不能忘記,元祖第一部哥斯拉係政治電影,暗喻二戰後日本社會同美軍核彈問題。今次庵野有意將哥斯拉變返政治電影,透過大怪獸哥斯拉嘅侵略,側面描寫美日現實關係、日本內政同福島核子滲透問題,絕對係一次好好嘅新嘗試。

7. 《回春》 Youth
(在港上映日期:3月17日)
8. 《100円的愛》
(在港上映日期:1月7日)
小編PL:《100円的愛》被奉為女版《激戰》,不過並唔係好狗血嘅勵志故事。電影嘅主角一子(安藤櫻 飾)又肥又無業,逼於無奈去100円店打工,邂逅潦倒拳手,仲愛上埋打拳。簡單來說,就係一堆loser的故事。電影中嘅其他角色-便利店員、夜晚拎剩菜嘅乞丐,都係一班只值100円的邊緣人。愛情同拳擊兩條主線底下,電影忠實地呈現日本底下階層的真實生活,令觀眾窺看到秩序井然背後、另一面的日本。冇過火嘅說教,結局一子仲係打輸咗,《100円的愛》喺一堆口裡成日講幸福、夢想、賣弄熱血、極度唔貼近現實的日劇、日本電影之中,都算係一般暖流。

0 comments on “【電影宅.急便】嚴選2016年8部必看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