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作者:Chameleon
如果說The Beatles是近百年最偉大的樂隊,相信沒有什麼人會反對。〈I Want To Hold Your Hand〉、〈A Day In The Life〉、〈Hey Jude〉…….每首都是樂迷反覆聆聽上百次的經典作品。
但是即使作為忠實歌迷,你又有沒有經常跳過不聽的作品呢?
筆者在披頭四眾多作品之中,精心挑選了五首最不受歡迎的作品,大家看看同不同意,或當中有沒有自己最喜歡的歌曲。

第五位:〈Blue Jay Ray〉 (出自《Magical Mystery Tour》)
這首由結他手George Harrison作曲,當時的他非常熱愛印度宗教和哲學,所以很多作品都受印度樂影響,而〈Blue Jay Ray〉就是其中一首。《Magical Mystery Tour》專輯的創作迷幻及富實驗性。從這首歌明顯聽到很多奇怪聲音,例如是倒播的錄音和經過Leslie Speaker的歌聲。但是過多的奇特效果令到歌曲令人非常煩厭,加上不斷重複「Please don’t be long」,亦令歌曲變得沉悶。
值得一提的是,美國連環殺手Charles Manson也曾經引用〈Blue Jay Ray〉的歌詞鼓動集體謀。
第四位:〈It’s All Too Much〉(出自 《Yellow Submarine》)
這一首也是由George Harrison作曲(不是針對他的…….)。以強勁的失真電結他作為主軸,開首的feedback確實有點Jimi Hendrix感覺,本身感覺良好,但當密集鼓聲加上feedback的結他,又被低音結他朦朧的嗚嗚聲不斷轟炸耳朵,令人不禁看一看歌曲還剩多久。天啊才過了三分鐘…….好吧繼續捱下去,偶然也會有一些小號和不合理的敲擊樂。最後人聲會像抗議一樣不斷重複「Too much! Too much!」直到fade out。聽後我都想說,「It’s all too much」。
第三位:〈Dig it〉 (出自 《Let It Be》)
這首只有五十秒的歌曲,是披頭四在錄音室即興演奏出來的作品,也是一首對Bob Dylan名曲〈Like A Rolling Stone〉的二次創作:
Like a rolling stone
Like a rolling stone
Ah like a rolling stone
Like the FBI and the CIA
And the BBC, BB King
And Doris Day
Matt Busby
Dig it, dig it, dig it
Dig it, dig it, dig it, dig it, dig it, dig it, dig it, dig it
歌詞就是這樣了,「BBC」、「B.B. King」等詞彙,除了都以BB兩個字母開首之外,完全沒有什麼意思可言,確實是Beatles最「無厘頭」之作。雖然〈Dig It〉在專輯的版本只有短短五十秒,但原版其實接近十五分鐘。主唱Paul McCartney當時六歲大的女兒Heather McCartney也有「獻唱」,有興趣的歌迷可以欣賞一下延長版:
第二位:〈 Wild Honey Pie〉 (出自 《The White Album》)
〈Wild Honey Pie〉所有的樂器和歌聲都由Paul McCartney一手包辦。因為當時John和Ringo忙著製作《The White Album》的其他歌曲,而George則在放假。雖然說是一首爛歌,但是其實筆者聽了很多次都察覺不到哪一把聲音屬於Paul McCartney,所以對於Beatles來說這也是一種突破…….
如果你是一位歌手,然後走進錄音室唱〈Wild Honey Pie〉,大概監製會把你踢出門口。
在YouTube上只找到這個非常騎呢的翻唱版本,我究竟看了什麼……
第一位:〈Revolution 9 〉 (出自《The White Album》)
這首長達八分鐘的聲音拼貼,是John Lennon在前衛音樂的一個嘗試。自從John認識當時的女友,先鋒藝術家Yoko Ono後,便對實驗音樂產生濃厚興趣。
這首作品拼貼了一把不斷重複「number 9」的男聲,疊上一堆倒播的古典樂、John Lennon說話等隨機而無特別關係的聲音。他自己形容〈Revolution 9〉為一幅「無意識的圖畫」。但對於大部分樂迷來說,這首可能是《The White Album》專輯中,最常跳過的曲目。畢竟時間寶貴,沒有很多人能夠忍受這首披頭四最長的官方作品。
雖然對筆者來說沒有什麼分別,但網上也有樂迷喜歡把〈Revolution 9〉倒播,也許陰謀論者會在當中找到驚世啟示:
0 comments on “五首The Beatles(或許是)最差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