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umn

【專欄】懷舊文化符號拼盤清貨八折

放手去做自己的音樂吧,大概不會賣幾多張,但求求你們,亂來點吧。

專欄【一!二!三!四!】

沈諾基 (@emptylocke)
一個比音樂玩多過玩音樂的人。長期疏忽照顧其 DIY 廠牌 Sweaty & Cramped。

最近大概花了一個月去追聽新的香港樂隊,或是既有單位較新的作品。原因無他,只是感覺很久沒有聽到來自本地的聲音能帶來直擊腦門的痛快。當然好的樂隊和唱作人,例如 MERV、金巴利道路真理生命聯合、黃衍仁、小本生燈等,還是好的,近期也有發佈新作品。但經歷過去一年的震撼,應該會有更多新的單位進場,做有趣又有生命力的音樂吧?可惜現實令人失望。

從不同渠道,例如搶耳音樂在 Spotify 的歌單和 YouTube 演算法的推薦,加上隨便按,聽了十數組人的音樂。一如既往地平凡、無害和無聊。比較有趣的現象是,過去一年之間好像復興了以香港為題材的音樂。這當然不是新事,2012 年左右開辦的山寨音樂就曾要求演出單位都有一首關於香港的歌。

當社會再次沸騰起來,必然有人透過作品探討身份議題。可惜大多流於植(殖)入符號,借用他人經美化的回憶去堆砌出一個名叫香港的海市蜃樓。例如朦朧園丁今年的作品《曾經某地》 的 MV 就置入了大量回歸前後的畫面,包括最後一任港督彭定康上船一幕。其作品多次在香港抗爭運動出現的 Beyond 四子亦巧妙地被安置於畫面邊緣。「從懷念中尋找你」,歌詞道。這個「你」是當代的香港,還是浸泡在防腐液中慢慢變質的記憶?音樂上沒什麼好說。簡單的主副歌輪替,然後結尾大聲點。 演奏上沒有任何刺激或是令人意外的元素。開首的和弦甚至有點像《愛我別走》。

朦朧園丁《曾經某地》 MV截圖(作者提供)
朦朧園丁《曾經某地》 MV截圖(作者提供)

另一樂隊 Charming Way 的歌叫作《Victoria》,歌詞只說是一碟穿鑿附會的文字沙律。作者費勁又牽強地連繫到英國的歌詞中又忽然跑出美國作家 Mark Twain。音樂上找不到要再花六分鐘聽的原因。副歌主唱重複唱著「woo」的部分令人尷尬的老土。封面上庸俗的霓虹燈又正好呼應 Instagram 上的已經變成迷因* 的香港照片。招牌、真體字、電車、等等等等… 在社會運動中展現出驚人創意的城市,居然住了一群如此缺乏想像力的人。

例子應該更多&,但我受夠了。

懷舊是最廉價的公因數 。利用它輕易就可以和聽眾拉上關係,觸碰到所謂的共同回憶。

但光是懷舊並不能令你做出有意思的作品。因為單純的懷舊是非現實和有逃避意味的行為,極其量可以劣質地%重現經篩選和美化的畫面,不能夠對現實作出正面及具體的回應。(追求自由又為何要表達對殖民地時代的嚮往?)又因為懷舊每一個人都可以做到,所以真係好撚無聊。

同樣是寫香港,粉紅A用肯定、淡然的聲線叫人「別停別退後別回望」。

拉遠一點,盲目、消費主義的懷舊同樣見於音樂載體上。一直盲目推崇卡式帶和黑膠唱片,追求所謂瑕疵感的人,又有幾個理解這兩個媒體沒有消失的原因?說到卡式帶,彷彿整個宇宙的樂隊都要出卡式帶。接連新製的 CD walkman 也要眾籌賣個六百大洋。 正如用菲林拍攝不等於照片會更有美感, 無聊的音樂放任何載體上都是一樣無聊。與其花時間研究如何包裝作品,不如先把歌造好。如果要一直活在過去的鬼魂之中,又如何實現自己?

放手去做自己的音樂吧,大概不會賣幾多張,但求求你們,亂來點吧。

& 例如 Room307 的《My Bonnie》
% 回憶和 .jpg 檔一樣,每次打開或是複製都會帶來損害
*指 meme 本來的字義,不是梗圖


首圖素材Designed by dgim-studio / Freepik

0 comments on “【專欄】懷舊文化符號拼盤清貨八折

Leave a Reply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Log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com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Facebook photo

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 Log Out /  Change )

Connecting to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