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為宣佈參與Clockenflap 2017,我特地點開了粉紅A的官方網站,首先彈出更新Flash的提醒--一種不再流行的網頁格式。至少網站仍在。就像粉紅A,四個人沉寂十一年,但他們的樂迷均異口同聲說一直在聽,只是迎接他們「復出」的香港已經改變很多。
例如2006年,在鏡頭前不斷切水果,(表面上)正經得很,但歌詞講「蜜桃」、「噴水」等隱密色情暗示的〈蜜桃〉MV,竟然曾在TVB音樂台播放。而這個頻道已於2013年停播。
樂隊自1999年開始演出,至2009年十年期間,推出過三張大碟,均被樂迷視為經典,不時重溫。不久前便有樂迷在網上討論區「連登」提起樂隊的歌曲〈粉紅色的心〉:
歌詞隱晦鹹濕充滿暗示同象徵
將鳩痕嘅心情——文雅地描寫出黎
旋律、結他solo同後面的合成音好正-會員「脆皮煎蛋」(原文)
Teenage Riot的結他手Ling Ling Ling告訴Glass Onion,他是從粉紅A首張大碟入迷,這些年來電話換了幾部,還是會把粉紅A的三隻專輯灌進手機,「常常聽,用來汲取養份,是我的comfort songs來的,特別是《潮濕》一碟。」
他形容樂隊那份「港味」當年罕見,「音樂、唱腔和歌詞都很獨特。而且當年唱廣東話的樂隊不多,而很多廣東歌歌詞都很narrative,但粉紅A的就不一樣,提供很大的聯想空間。」
來自樂隊Opium的結他手Bernard則直指歌詞「古惑」,「我最喜歡《潮濕》一碟裡的〈體育〉,講述男老師貼身指導學生,越聽越覺得『到肉』,因為歌詞很瘋狂,想歪一點已經會聯想到色情東西。」
暧昧的歌詞,肆意把玩中文字的開放性,正是粉紅A最標誌性的古靈精怪,實在香港得很。正如樂隊名稱,便取自本地工業最發達時期的標誌品牌--「紅A」。四人將強烈艷麗的紅色調淡50%,便成了少少咸多多脆的「粉紅A」。
他們也與香港一直同在。第二張唱片《潮濕》的封面,是舊中環天星碼頭的鐘樓。封面面世,距離社運人士在碼頭靜座抗爭,反對清拆的行動尚有三年。到了2006年,鐘樓清拆那年,粉紅A推出大碟《她來了》,收錄的〈再見〉不但回應了清拆行動,還呼籲參與「拯救天星簽名運動」。
拆掉拆掉拆掉 來拆掉全都拆掉
趕快趕快趕快 推出新的建設
破壞破壞破壞 再破壞全都不要
從哪日成為了一堆廢鐵?-〈再見〉歌詞
Bernard更告訴我們,雨傘運動期間,曾在旺角遇上主音Hayden和鍵盤手Yvette。
香港可以拆的、變的都沒留下,是粉紅A超過十年前的作品的有先見之明,抑或這個城市的毀壞從未停下?
「覺得粉紅A歌裡的香港還在嗎?」我問兩位樂迷。
Bernard:「香港拆的越來越多,樂隊那時應沒料到,天星只不過是開始。」
Ling Ling Ling:「我只可以說,『冇辦法話仲係一樣』」。
文:Practical Dinosaur
0 comments on “【回顧】粉紅A回來了,但歌裡的香港回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