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有藍調1】慘島藍調節:我們想在香港找回藍調的輪廓
藍調的輪廓來自其獨特的音樂結構,而且流行曲、R&B、搖滾到爵士樂都有藍調身影,無處不在,卻也令大家有如患上「面盲症」,時而聽似搖滾樂,又時則貌似爵士,「香港可能周圍都聽到,但大部份人叫不出名字,沒有身份般。『乜又係你呀,陳生!』,但其實他不是陳生。」
藍調的輪廓來自其獨特的音樂結構,而且流行曲、R&B、搖滾到爵士樂都有藍調身影,無處不在,卻也令大家有如患上「面盲症」,時而聽似搖滾樂,又時則貌似爵士,「香港可能周圍都聽到,但大部份人叫不出名字,沒有身份般。『乜又係你呀,陳生!』,但其實他不是陳生。」
這雙人組的流行樂裹了一層溫柔鬆軟的外殼,或許是「詩意」最直白的呈現,但整張專輯難掩一股潛藏的原始能量。
那擠迫空間混著交談聲,永遠在演奏的舞台,與灣仔酒吧區有點失色的舊香港味混在一起,一度讓我以為Suzie Wong的香港從異國眼光,漸成了真的本地文化。
「當我們慢慢變老,『過去』這東西會變得越來越巨大。但同時,那些曾令你狂喜或痛苦的回憶會隨年月褪色。」
享受失控的人不懼怕風險,還會拉別人嘗試。
我們和幾位樂迷聊了聊,並請滅火器做出了回應。
我一直認為,支持HA嘅最佳辦法係買飛入場,但之後就算解決咗「公義」問題,HA搵到個合法嘅地方,如果啲騷只係賣得出幾十張飛,個音樂環境都唔sustainable,咁究竟為咩?
對上一次被一張專輯的封面設計吸引,已不知是多少年前的事,直至一個多月前我遇到《夢幻麗莎髮廊》。
九十年代已經去德國演出的….HUH!?,穿什麼的呢?
現在是「香港殿堂級獨立樂隊」,但我們對….HUH!?的熱烈反應,嚇到樂隊本人了。